(中央社记者陈怡璇台北26日电)一代歌谣词人李临秋故居修复完成,今天正式开幕,以歌谣音乐为题让古迹重获新生; 除了典藏文物导览,还将办常态音乐活动等,未来也将开放夜间时段经营。
「李临秋故居」座落于大稻埕西宁北路巷口,介于迪化街商圈和大稻埕码头之间,建于日治时期港町二丁目11番地范围内,为茶商陈天来家族所有。
原有建筑随清光绪13年建街时起造,为二阶层砖石木构造建筑,约于昭和7年改建为北侧8开间之贰阶层炼瓦造店屋建筑。南侧为大型制茶工厂,日治时期为南兴茶行所在,现为全祥茶庄精制厂,故居是其中具代表性的文史故事点。
文化局表示,李临秋故居民国111年2月被指定为直辖市定古迹,同年11月启动古迹修复,112年11月竣工,修复工程投入总经费约新台币2000万元;经历数个月的现场修复工程调整及展示工程,「临秋居」今天盛大开幕。
文化局表示,老屋重生最重要的关键是李临秋的么子李修鉴,在家族债务问题及产权纠纷中,最终于109年10月成功行使优先购买权,保住了这座珍贵的历史建筑;而今天这座以歌谣音乐为主题的民间建筑正式迎接新生,并象征其将得到永续保存。
文化局指出,「临秋居」的开幕,不仅是对李临秋及其作品的致敬,也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生活记忆得以延续。未来「临秋居」除了典藏文物导览,还将策办常态音乐活动、推动社区关怀行动,未来也将开放夜间时段经营,共话音乐愿景,共创台湾歌谣2.0。
订阅《早安世界》电子报每天3分钟掌握10件天下事
文化局长蔡诗萍表示,文化局作为文化资产主管机关,在所有权人取得完整故居建物权益后,于111年度核定申请修复工程经费补助,总经费约2000万元,以及250万元的展示工程经费,以公部门补助约8成比例及所有权人自筹2成,呈现良好官方资源整合。
李临秋以大稻埕为舞台,生动捕捉了庶民生活里的情感流动,写就时代之歌,包括与作曲家邓雨贤搭配创造出经典名曲「望春风」、「四季红」;在二二八事件后与作曲家王云峰写出了「补破网」等。 (编辑:张铭坤)1130726
本网站之文字、图片及影音,非经授权,不得转载、公开播送或公开传输及利用。